吕姓文化研究者 本节以撰写、编纂、直接参编吕姓文化有关著作或对吕姓文化研究有其他重大支持者为入编对象,仍依生年为序。限于笔者视野,未知而未录者可能尚多。 吕连起 1921年生,浙江省永康市人。参与《中华吕姓》(210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研讨、审稿工作;《浙江吕姓》(尚未出版)发起、组织者之一。 吕明月 1928年生,河南省新安县人。洛阳师范毕业,中学高级指称。曾任县实验学校校长,兼县政府教育督导员、县人大代表、县教育学会副会长、县政协常委、中共新安县委兼政监督员,县教育局议事组组长、副组长等职,1920年2月离休。离休后,仍担任县教育局议事组副组长、县关工委常委、洛阳吕氏宗亲会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任职其间,曾获得县先进单位6次,地区先进单位3次,省先进单位1次,并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教育部分别在庐山、北京召开的全国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编写了《浅谈启发式教学》、《论三算结合教学》、《普通小学教育的基本工程》、《集中识字教学初识》。潜心研究吕姓文化、特别是新安县的吕姓文化,编著有《吕氏宗源考略》。《新安吕氏宗志》、《洛阳吕氏金石列传》、《吕氏新安文化》、《中原吕氏概括》、《新安古代诗词选》、《吕氏名人汇编》、《田园映话》、《新安诗词辑录》、《新安现代诗词选》、《续吕氏名人汇编》等。2000年12月至2003年夏期间,参编《中华吕姓》,为筹委委员、主编之一,特别对人物、世系等章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人辞条载《世界名人录》、《中华精英大全》、《世界华人精英大典》等。(参见《中原吕氏概况》) 吕天街 1929年生,山东省梁山县人。山东师专毕业,终于从教。1982年,从事吕屹口村《吕氏宗谱》编写工作,先后走访了山东、河南、安徽三省,查阅了吕氏宗谱资料数千卷,1990年完成了《吕屹口村吕氏宗谱》四卷。1991年又负责兴建吕屹口村吕氏陵园、吕氏宗祠五间。(引自《中华吕姓》)参与《中华吕姓》的研讨,积极组织发行。 吕心惠 1929年生,河南省登封市人。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曾教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历史课,历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导主任、校长职务,1984年退二线,1988年离休。享受县级待遇。为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编《登封市第三高中校志》、《登封吕氏宗志》、《吕氏文化研究》、《中华吕姓》等共300余万言,并任卫辉市姜太公文化研究名誉主任。(以上参见《中华吕姓》)首位主编,对该书的组织、筹划、资料收集、资金筹集、编篡全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该书资料丰富,体例比较新颖,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吕姓文化之作;但世系、人物、年表等方面的内容存在诸多误讹和遗漏。 吕炳熊 1931年生,广东省朝阳市人。原就职于潮阳胪岗镇水电所,曾受国家水电部嘉奖。退休后从事书法及吕姓文化研究。书法作品厚朴凝练,浑然天成,入编《国际现代书法学》BC集、《国际书画篆刻大观》、《20世纪国际书法精作博览》、《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作品荟萃》、《中日书法作品汇观》《海峡两案书画家作品大观》等十多部。获中国人才研究艺术家学会委员“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证书及北京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家”证书。作品多被国家单位收藏、碑刻和见报,并于北京、日本等地参照,现为潮阳市书协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委员,中原书法研究院院士、高级艺顾问,中原书画报特约记者,中华书画研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书法)艺术委员。潜心吕姓文化研究,为《潮州吕氏族谱》主编,《吕氏宗源》、《吕氏简谱》责编;热心支持、关心《中华吕姓》的编纂、资金筹集和研究会的举办,并对该书“绘画•书法”一章提供作品资料若干,系该书副主编之一。 吕居清 1931年生,浙江省永康市人。参与《中华吕姓》的研讨、审稿工作;《浙江吕姓》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吕曰清 1933年生,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人。1950年参加革命,1952年参加共产党。历任区政府秘书、区党委秘书、区党委宣传委员;1959年后任后桥水库工程党委委员、政工科长;1960年任华侨大学中文系班主任,1969年任该校中文系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1年后任福州大学政工作、人防办负责人。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吕姓文化,著有《中华英雄传》、《吕氏名人传》、《吕尚传》、《吕不韦传》、《吕惠卿传》,主编《闽粤吕氏族谱》。现任闽粤吕氏宗亲总会理事长,姜太公学术研究会理事长。(据《闽粤吕氏族谱》,吕日清主编,闽台吕氏历史研究所2003年10月编印)
|